中查找“我的成都我的城”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我的成都我的城”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美国人如何过圣诞节?
- ·下一篇文章:李嘉诚:六不合作七不交
我的成都我的城
成都性格
这些年,成都和自己比,变得快了些,但是和别的城市比,她依旧是最慢的。
成都人过的是小生活,看起来好像没得啥子大追求,赚点儿钱生活够滋润就够咯,莫的事打点儿小麻将,赢得起输得起,吃点儿火锅不会囊中羞涩,有房有车养得起娃儿。
2008年的大地震,大家还是有点儿惶惶不安,又好像稍微有点儿失落,那么好的家乡.我们的天府之国怎么突然就不受老天爷眷顾了?但成都人还是淡定,轻松 乐观地活,哪个都没造遭吓得来把胆捻咯~ 隔壁的大妈还感叹的是“我刚刚熬好的排骨汤就打倒咯,好可惜(这个要念xie二声)” 婆婆些感叹的是“我切看咯我们新买勒那个房子,好!没被震垮!” 大家一边担惊受怕,一边用嘻哈打笑的方式化解了它:“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那还跑个求啊!” 外地人觉得这个激昂,都震成这个pi样子咯还幽默。只能说你们懂不起,成都人不是要忘记啥子,只是想要更快的好好生活起来。再咋个折腾,人不能浮躁不能疲 惫,生活还是要继续享受。
成都人,从来都是自己高兴,我们幸福给自己看。
说起吃,个个都是飞哥兰妹儿
在成都,只要你坐上出租车,或者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在晚饭前打开收音机,就会听到飞哥对于成都市区郊区各大馆子的激情解说。嗯,用“激情”这个词,都太温 柔咯,飞哥的节目应该用“油爆爆”来形容!咋个找到最好吃的餐馆,咋个找到最新鲜的吃法,最近流行啥子耍法,这些都是成都人见面后要探讨的“深层次”话 题,而且这种探讨根本不能局限于皮毛,更是要涉及描述具体的过程和细节。所以飞哥的热线也跟他的解说一样变得火爆爆:有热心为大家推荐馆子的;有刚吃完咬 起牙签扯起饱嗝的来勾引饿涝饿吓的人的;更多的还是馋虫些打进电话来找解馋的地方—— 这就是嘴巴与耳朵的互动.大脑与肠胃的勾结,而在中间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飞哥那一张翻得飞快的嘴皮子~
再后来飞哥又拉上兰妹儿,嗬哟不得了咯。两个人就给筷子和碗一样,开始明目张胆地搜索成都餐饮文化的地图。成都市面上只要能叫得出来的餐馆,几乎如菜谱一 样,全部下载进了他们的肚子里。如今,这种油爆爆的美食搞法又转向了更具直观效果的电视节目,上摆月球抛光,下摆阴沟翻船,啥子好耍弄啥子,尽数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