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艾灸和温灸疗法的知识”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艾灸和温灸疗法的知识”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艾叶灰的神奇功效(民间秘方)
- ·下一篇文章:五行知识
艾灸和温灸疗法的知识
方义:阿是穴及邻近穴位可疏远局部经络气血,除皱纹;百会益气升阳;隔俞养血活血化疾;肾俞补益精化血;神阙补益脾胃,培元固本。
(2)黄褐斑:
黄褐斑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机体性激素和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其他如某些药物和疾病,以及日晒等外界物理因素刺激、也可使本病发生或加重。中医认为: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脾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面,以及虚火温浊薰蒸颜面致生褐斑。
艾灸耳又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褐斑局部。
用法:艾炷无瘢痕灸:在褐斑区灸3-7壮,以局部皮肤温热 舒适,皮肤红晕为度,隔日l次, 7次l疗程。
方义:褐斑局部及临近穴位有疏远气血,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郁,理气化;带桂男子;脾俞、肾俞调补脾肾,清热除湿;气海益气补肾,调理冲任;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三阴交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太溪滋肾清虚火调冲任。
(3)雀斑:
雀斑除遗传因素外,是一种光损伤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肾水不足,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博,肌肤失于荣润而成雀斑。
艾灸取穴: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阴交。
用法:艾条温 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 次。10次l个疗程。
方义:在斑局部疏远经络气血,桂风散热除斑;大椎、曲 池、疏风清热,行气活血;三阴交补肝脾胃,凉血活血。
3、保健灸法:
保健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 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 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 益寿的目的。
(1)、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月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 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 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 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 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 …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古人有"关元主 诸虚百才员"。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 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采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药物 (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 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 意孕妇忌用。
(2)黄褐斑:
黄褐斑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失调,机体性激素和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其他如某些药物和疾病,以及日晒等外界物理因素刺激、也可使本病发生或加重。中医认为: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脾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面,以及虚火温浊薰蒸颜面致生褐斑。
艾灸耳又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褐斑局部。
用法:艾炷无瘢痕灸:在褐斑区灸3-7壮,以局部皮肤温热 舒适,皮肤红晕为度,隔日l次, 7次l疗程。
方义:褐斑局部及临近穴位有疏远气血,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郁,理气化;带桂男子;脾俞、肾俞调补脾肾,清热除湿;气海益气补肾,调理冲任;足三里健脾益气生血;三阴交调补三阴经,行气活血;太溪滋肾清虚火调冲任。
(3)雀斑:
雀斑除遗传因素外,是一种光损伤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肾水不足,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博,肌肤失于荣润而成雀斑。
艾灸取穴:雀斑局部,大椎、曲池、三阴交。
用法:艾条温 和灸,每穴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每日或隔日1 次。10次l个疗程。
方义:在斑局部疏远经络气血,桂风散热除斑;大椎、曲 池、疏风清热,行气活血;三阴交补肝脾胃,凉血活血。
3、保健灸法:
保健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 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 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 益寿的目的。
(1)、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月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 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 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 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 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 …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古人有"关元主 诸虚百才员"。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使秘等有较好效果。为 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采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药物 (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 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 意孕妇忌用。
Tags:养生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