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开发者再遇腾讯“国家队”:开放背后的阴霾
当白鸦试图给商家提供比短期营销效果更长远的产品时,商家对微信营销的亢奋就成了一种阻碍。“大多数商家都是短视的,看不到短期利益就没那么积极”,白鸦总结。目前接入“口袋通”的商家已经有几百家,只有小部分把微信“当个事儿”,对大部分人而言,这只是众多营销渠道中的一个。即便对“二三事”这种微信公众号运营比较出色的商家而言,也不过几千粉丝,只用半个人来时不时打理一下。
在一波又一波互联网大潮的洗礼下,商家在接触到新兴互联网产品已经有了条件反射,这个过程一般都会经历4个阶段。首先是兴奋,公司老板看到某篇文章,或参加某个会议,或与行业内某个人聊天知道了这款产品,当即拍大腿表示这是好东西,回去就安排人去做。不少商家只停留在这个阶段,回去就忘了这回事。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商家表现为盲目,按照此前微博营销经验,一开始就给下面布置任务,一个月内涨多少粉丝,发多少篇文章,可以想象运营者会如何应对。于是进入第三阶段,灰心丧气。从数据上看都挺好,但见不到效果,带不来订单。最后小部分人开始理智起来,发现微信不应该这么用。
商家对于平台的短视和务实心理决定了创业者普遍不会将鸡蛋都放在微信一个篮子里,反倒像白鸦这样一开始就对微信平台寄予长远期望的开发者显得有些另类。如广东的互动派公司,从一开始在设计商业模式之初便着眼趋势,不局限于微信。在其联合创始人唐科看来,不管未来如何,只不过是换个平台做生意罢了。对那些单纯从事微信营销的公司而言更是如此,他们见证了太多互联网上的产品变迁,每一次浪潮之后总会有下一波跟上。
从最初的企业建站潮,到售卖网站实名制潮,再到前几年的团购狂潮,今天的微信潮不会只是又一股潮流吗?在大潮到来时把握时机,在潮落前快速攫取利益,等待下一波浪潮的涌来。从这个角度看,并不难理解商家和开发者对微信营销的亢奋。
对那些将未来寄托在微信长远发展上的人,自然呼唤一个更成熟、更完善、更稳固的平台,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存在,他们不得不焦虑,但是除了等,别无他法。
等待
回顾过去3年多时间,微信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在不紧不慢的往前走。从推出朋友圈到公众平台再到微信支付等,每一步都走得谨小慎微。确实,对微信这样一个有着巨大想象空间的产品,更要避免因为走得太快而跌倒。
从封杀微信营销账号,到订阅号、服务号的划分,再到如今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销售推广”行为、“处理诱导分享”行为,微信这个因为用户体验而为用户喜爱的产品,一旦发现用户体验可能受损,从未在这方面有过丝毫怀疑和犹豫,这是微信为何能继续被人喜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