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专业做不强,只做专业做不大!
不做专业做不强,只做专业做不大!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厨子”,《武林外传》中的一句台词,让我们捧腹大笑的同时,更让很多人都记住了编剧宁财神这个才子。
当一个人在某些时候被称之为“人才”的时候,实际上是因为此人在某一“专业”方面具有扎实的功底,这些“专业”本身也许并没有很大价值,但是发挥“专业”后却能够为他人创造出非凡的价值,这也是一个人有其个人价值的原因。
网上很多人都在说,在美国请律师是一个很烧钱的事儿,你向他提问,他要收费;你让他往你公司赶,他也要收费;你让他去搜集证据,他更要收费。所以,有时候我会经常在想:为什么美国的律师敢这样做?还不是因为律师是一个非常强调专业性的一个职业吗!
我对于专业二字的“粗浅认识”,来自于《一条线一万美金》的故事:
上个世纪,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机器出现了故障,公司里的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就找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人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旁搭了个帐篷开始检查,两天后,斯坦门茨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问题解决了。电机修好后,福特公司的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就问他为什么这么贵,斯坦门茨回答到: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9999美元。
所以,从工作之始,我就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专业的人,因为“专业产生价值”,因为“专业铸就品质”,因为专业能够让画一条线值一万块啊;所以,常常也会干一些“即使不专业,但至少也要看起来专业”的事情来:
比如:这么多年来,凡是经我面试的人或是到公司跟我谈业务合作的供应商在其离开时,我都一一送其离开公司,握手道别,而不论此人是什么年龄、什么职务、什么公司,更不论日后是否还会再相见、再合作(因公司就只在一层楼,所以就少了上下楼的麻烦,否则,我也不会这么做)。
更有的时候,我会为“专业”而与老总产生争执,坚持我所谓的“理论的专业”,就像在工作中,对于“培训”,我的观点是:不是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让所有的部门人员都一起参加;对于360考核,我更坚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论上级、下级、平级对一个人用同一套绩效评估表来评估是不对的;当然,尽管我在多次坚持、争执之后,未能改变老总的观点,我仍然按照他的要求向前推进,虽然,从“统计结果”的角度来看,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