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音乐家排行榜
NO.6 指挥之王——卡拉杨
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奥地利 指挥家。生于萨尔茨堡。自助 学钢琴,曾迸维也纳音乐学校 和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学 院学习。他的指挥生涯先从小 城马尔姆开始,1934年考上 亚深歌剧院的指挥才渐获名 声。1938年被聘为柏林歌剧院的指挥。1947年任维也 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乐友协会管弦乐队指挥。1949年 起兼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常任指挥,1950年兼任伦 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55年任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 常任指挥,1956年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总指 导,1967-1969年任巴黎管弦乐团的音乐指导。人们 称他为"欧洲音乐的总指导"。他也是拜罗伊特、萨尔 茨堡音乐节的主要人物。1967年开始主办他个人的音 乐节──复活节音乐周。他有惊人的指挥技巧,与乐队 配白如水乳交融,通过热情洋溢、奔放豪迈的演奏,将 音乐准确而强有力地传达给听众。
从一九五0年代活到八九年,这一段期间,卡拉扬录制下无数经典的录音,留给后代无数的音乐宝藏,据一项保守估计,卡拉扬的录音,在全世界至少卖出了一亿张CD,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至少目前还没有什么人能和他相互媲美。做为一位指挥家,卡拉扬对乐坛的影响就像他所说的:「我的笔在乐团团员的身上,留下痕迹……」而现在,我们则透过录音,捕捉到卡拉扬笔下,所写出瑰丽深刻的音乐世界。
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奥地利 指挥家。生于萨尔茨堡。自助 学钢琴,曾迸维也纳音乐学校 和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学 院学习。他的指挥生涯先从小 城马尔姆开始,1934年考上 亚深歌剧院的指挥才渐获名 声。1938年被聘为柏林歌剧院的指挥。1947年任维也 纳爱乐乐团和维也纳乐友协会管弦乐队指挥。1949年 起兼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常任指挥,1950年兼任伦 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55年任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 常任指挥,1956年任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总指 导,1967-1969年任巴黎管弦乐团的音乐指导。人们 称他为"欧洲音乐的总指导"。他也是拜罗伊特、萨尔 茨堡音乐节的主要人物。1967年开始主办他个人的音 乐节──复活节音乐周。他有惊人的指挥技巧,与乐队 配白如水乳交融,通过热情洋溢、奔放豪迈的演奏,将 音乐准确而强有力地传达给听众。
从一九五0年代活到八九年,这一段期间,卡拉扬录制下无数经典的录音,留给后代无数的音乐宝藏,据一项保守估计,卡拉扬的录音,在全世界至少卖出了一亿张CD,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至少目前还没有什么人能和他相互媲美。做为一位指挥家,卡拉扬对乐坛的影响就像他所说的:「我的笔在乐团团员的身上,留下痕迹……」而现在,我们则透过录音,捕捉到卡拉扬笔下,所写出瑰丽深刻的音乐世界。
NO.7 歌剧之王—— 威尔弟
威尔第,意大利歌剧作家。童年生活很穷苦,幼年时就特别爱好音乐,常被民歌和流浪艺人的表演所吸引,7岁时跟教堂里的风琴师学习音乐,后经人资助赴米兰深造。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但他并不灰心,跟歌剧作曲家拉维尼柯学习作曲和配器。1839年他写的第一部歌剧首演,反映良好。1492年他写的第二部歌剧《那不科王》演出异常成功,一跃而成为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这部歌剧也是他反对压迫和同情被奴役者的创作思想和最初表现。
19世纪50年代是威尔第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1851)、《游吟诗人》(1853)、《茶花女》(1853)、《假面舞会》(1855)等7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他于1870年被选为意大利众议院议员。1871年到1872年应埃及总督的邀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创作了歌剧《阿伊达》。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歌剧《奥赛罗》(1887)及《法尔斯诺夫》(1893)。
威尔第认为意大利歌剧应沿着自己民族传统的道路前进。他一生创作了30余部歌剧,在不同的题材里,反映了一定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社会起了积极作用。他写的歌剧《弄臣》、《茶花女》、《奥赛罗》被列入西欧十大歌剧之中,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在欧洲歌剧史中,他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个作曲家,人们赞誉他为“歌剧之王”。
威尔第,意大利歌剧作家。童年生活很穷苦,幼年时就特别爱好音乐,常被民歌和流浪艺人的表演所吸引,7岁时跟教堂里的风琴师学习音乐,后经人资助赴米兰深造。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但他并不灰心,跟歌剧作曲家拉维尼柯学习作曲和配器。1839年他写的第一部歌剧首演,反映良好。1492年他写的第二部歌剧《那不科王》演出异常成功,一跃而成为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这部歌剧也是他反对压迫和同情被奴役者的创作思想和最初表现。
19世纪50年代是威尔第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1851)、《游吟诗人》(1853)、《茶花女》(1853)、《假面舞会》(1855)等7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他于1870年被选为意大利众议院议员。1871年到1872年应埃及总督的邀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创作了歌剧《阿伊达》。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歌剧《奥赛罗》(1887)及《法尔斯诺夫》(1893)。
威尔第认为意大利歌剧应沿着自己民族传统的道路前进。他一生创作了30余部歌剧,在不同的题材里,反映了一定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社会起了积极作用。他写的歌剧《弄臣》、《茶花女》、《奥赛罗》被列入西欧十大歌剧之中,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在欧洲歌剧史中,他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个作曲家,人们赞誉他为“歌剧之王”。
Tags:排行
作者:佚名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