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孤独的张小龙,下一步去向何方?
「这就是屌丝设计师第一次开跑车的心情。」曾鸣在一旁补充。
连接一切,包括商业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技术和产品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变现渠道也变得无比畅通,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世界中,所有人都或主动或被胁迫着向前走。艺术家们可以选择让商人站在背后,替自己掌控产品的命运,也可以选择让自己学会像商人一样思考。
现任微信支付联合产品部副总经理吴毅将张小龙比喻为一名想拍出完美大片的导演,他不是不能接受广告的植入,而是不能容忍生硬的植入,因为生硬会破坏完美。吴毅曾是财付通的助理总经理,他描述,三年前第一次见张小龙,张就在思考如何用支付联系微信和商业。「他并不排斥完美的合作,比如 QQ 音乐、QQ 邮箱、支付。」
微信早期,张小龙负责产品,而如何接入第三方商户,如何拓展线上到线下等商业化规则,由腾讯电商副总裁戴志康负责,就连支付也是交予财付通团队来做。
还记得 Foxmail 的故事吗?张小龙曾经失去了他的艺术品,所以他对于危险异常敏感。2012 年底 Pingwest 创始人骆轶航撰文说,微信商业化过慢的症结在于张与戴之间的内部分歧。
在此之后发生的戴志康离职,微信支付从财付通剥离并入微信,以及今年 7 月微信事业群的独立等一系列事件,你或许可以看作张小龙已有了选择——既然微信商业化不可避免,那就由微信团队自己来主导商业化。这同时也意味着以马化腾、刘炽平为代表的腾讯高层作出了选择,他们选择将商业化交给张小龙,并赋予他全权。
对内把握商业化的控制权。对外,他试图建立一整套新的体系来处理好艺术和商业的关系。举例说,腾讯内部曾有 120 个项目在排队接入微信,而微信的要求是先跑一个半月的数据,然后按照数据筛选。
「微信把开通什么功能,接入什么合作对象这些商业行为纳入到了产品的一部分,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产品是商业的一部分。」一位腾讯内部高层人士告诉记者,你可以将之理解为商业化的价值观,以及艺术家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