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主 页文章资讯代理分销合作频道品牌中心淘宝门市下载中心动画频道公司博客
当前位置:仙鹅公司百科园文章资讯美文欣赏中外荟萃

在科学尽头发现信仰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5-12-27 10:49:09
他在师父的身边呆了整整三个星期,语言不通,除了静坐、冥想,什么都没干。然而,马蒂厄后来回忆说:“是他的人身、他的存在,给我以印象:深沉、力量、宁静,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并开启我的心灵。”三个星期后,他又游历了喀什米尔、大马士革、伊斯坦布尔,最后因为得了伤寒,不得不返回巴黎。回到他工作的巴斯德学院之后,他不断回忆着他那西藏师父的品质,他终于认识到了与这位师父相会的重要性。


为了生命的意义,为了改造自己


1967年到1972年,马蒂厄在雅科布教授的身边从事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已达五年,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这时,雅科布派他到美国去开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但是,他的心在喜马拉雅山,他要把他的科学精神用在完成一项“真正的内心改造的极有生命力的研究上”,他没有去美国。为了重新会见他的师父,马蒂厄又回到了印度。
这一次,他在他师父康玉尔仁波切的身边一直生活到1975年师父去世。接着,他又到师父所住的寺院上方一个小隐修院中去继续修行。就在此时,他遇到了他的第二个师父-—顶果钦哲仁波切。

顶果钦哲仁波切是来为已故康玉尔仁波切主持荼毗(火化)仪式的。当时马蒂厄原准备同他的几位朋友一起按照传统掩关三年。他问顶果钦哲仁波切,仁波切回答说:“只要我活着,你就一直在我身边学习。”

就这样马蒂厄在他的第二位师父身边又生活了十二年。听他的教诲,侍候他,陪同他旅行。其间,于1979年,按藏传佛教的仪式披剃,马蒂厄做了和尚。


马蒂厄?里卡尔与顶果仁波切


正如他的哲学家父亲所说,他的儿子皈依佛教,“既不是为了从中找到一种生存的补充,也不是为了一种将按西方的标准正常地进行下去的生涯,找到一种精神添加物。而是放弃这个生涯,完全投身于佛教实践。”
儿子在回答父亲的提问“为什么你萌生出家做和尚的这个决定”时,说得更直率:“我确实有过科学生涯,可是我的出家做和尚,丝毫也不构成对于科学研究的否决。科学研究,即验证科学研究却不能解决生存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科学本身非常有趣,并不足以给予我的生命一种意义。”

他还告诉他的哲学家父亲:“我对佛教的认识,对现象世界(Mondephenomenal)的本质和对精神本质的澄清(Elucidation),这是内心改造的结果。”

马蒂厄说:“我觉得我是带着天真未开的心灵来到了佛门,这对于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幸运。正是与一位精神大师的相遇激发了我的精神道路上的真正献身。这位哲人康玉尔仁波切,他代表一种完善。赋予他的价值的,不是一种抽象的思辨,而是一种直接的经验,一种验证——得自于我自己的感悟。我怎么领会佛教呢?它被宗教人士排斥,他们说它是一种无神论哲学,一种精神科学。而哲学家们又不把佛教归于哲学,说它是宗教。所以佛教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公民权。但也许这正是一个优势,它使佛教在宗教与哲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如果人们所说的宗教是指对一种教义(dogma)的赞同,人们出于盲目的虔诚而接受它,根本不用去亲自证悟,那么,佛教确实不是宗教。如果人们所说的信仰,是指对于真理的发现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不可动摇的确信的话,那佛教决不排斥信仰,信仰也就是面对这种内心改造的惊叹。佛陀一再教导我们,要考察他的教导、思索、求证,不应当仅仅出于尊重而接受它们。就本质而言,佛教是一种存在于一切时、一切环境都适用的智慧。佛陀的教导就像人生的指南,使人走上到达觉醒、到达对于精神世界和现象世界本质的最终认识的道路。所以人们尊敬佛陀,不是作为上帝、作为一位圣徒那样被尊敬,而是作为最终的哲人、作为觉醒的人格化身被尊敬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探索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如我不在线,请留言或打电话给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 xia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6,351.56000 毫秒
Powered by:NewAsp CMS Version 4.0.0 SP2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