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尽头发现信仰
在科学尽头发现信仰
22岁时,马蒂厄?里卡尔(Matthieu Ricard)以极其优异的成绩获得巴黎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并且是196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得意门生。
26岁,他觉得科学和艺术都无法满足自己,于是决定远行,先后居住于印度、不丹和尼泊尔,向康玉尔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等西藏大师学习佛法。
1979年出家,他正式成为僧人,居住在喜玛拉雅山区,亲炙许多藏传佛教的伟大上师,并且成为顶果钦哲仁波切最亲近的弟子和侍从,追随顶果钦哲仁波切十二年,服侍仁波切,并担任仁波切的外交翻译。
一位受过西方文明最高层次训练的人,到底在科学尽头发现了什么?
他和父亲让弗朗索瓦?勒维尔共同出版的对话录《僧侣与哲学家》,是欧洲的畅销书籍,在法国畅销三十五万册,被翻译为二十一国语言。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量子与莲花》(The Quantum and the Lotus )也反映了他长久以来对科学与佛教的兴趣。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僧侣与哲学家》(2014年)
走向东方
1966年,20岁的马蒂厄还在巴黎理工学院读书。有一天,他看了自己的朋友阿尔诺?戴雅尔丹摄制的一部关于西藏佛教大师的电影,其后又看了他的另一位朋友勒布瓦耶博士从印度大吉岭带回来的录影,听了他们在喜马拉雅山所遇的一些描述。马蒂厄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受。
他把这些修持者看作“最符合我们理想的圣者、完人、哲人”。他在内心对自己说:“如果有可能,在人类方面达到完善,那一定就是如此。”尽管这时他对佛教没有任何概念,仅仅从电影、录影中所感受到的,他已预感到佛教有一种深刻的启发,一种通过对比而看到了希望的源泉。
是一种什么对比呢?我们不会忘记,由于他的家庭的原因,他从小就接触到了许多当时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科学家……可是,在他看来,尽管他们有才华、有知识、有技艺、有成就,但总觉缺了一种东西,十分重要的东西——人的完善(Perfectionhumaine)。他们的才能、他们的知识和技艺的能力,并不因此就使他们成为好的人类存在者。一个伟大的诗人可能是一个骗子;一个伟大的学者,就他自身而言,可能是个不幸的人;一个艺术家,则骄傲自大。”越是与他们对比,就越是让他更倾向于那些西藏的佛教大师。于是,他从巴黎动身,走向东方。
在他出发之时,给他看佛教录影的那位朋友——勒布瓦耶博士,托他带一笔钱,转交给西藏大师康玉尔仁波切。这位大师生活在极度的贫困之中。马蒂厄到达的第二天,便遇到了康玉尔仁波切,七十多岁的西藏喇嘛——他的第一位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