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禅定、静功和气功间有什么异同?
在此一百年后,随着《大日经》和《金刚顶经》的出现,才正式标志密教成为一个独立思想体系的佛教派别。由于密教教理以大乘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理论前提,所以其修练方法就被统称为瑜伽或密宗瑜伽。密宗的修持方法,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在今天已达到了千种以上。而依照藏传佛教诸派的共同认识,可以简分成四部瑜伽:作瑜伽、行瑜伽、瑜伽、无上瑜伽。
距今900年前,印度密教僧人阿底侠在西藏宣扬显密观行具备的教法,使密教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后其弟子仲敦巴奉四尊法(释迦牟尼、观音、救度母、不动明王),分别四密次第,由此奠定了西藏无上瑜伽弘通的基础,创建了西藏密教噶当一派。之后以此为基形成了宁玛、伽举、萨迦、觉曩、希结、觉宇、霞鲁等等门派。在距今600年前,宗喀巴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创建了格鲁派(又称为黄教),又下传达赖、班禅两大派系。
总之,密教以“瑜伽”命名其修行方法,显教(密教以外的教派)则以“禅定”为其修行的方法。
静功的渊源
入静、守静、静坐都属于静功的范畴,而静功源自于何处呢?
首先,关于“静功”的概念最早见于距今2500年前的《道德经》。其第十六章有:“致虚极,守静笃。而后以“守静笃”一语发展出“守静”的概念。守静的意思是“收住烦乱的心,寻找一个恬静的环境来看守它”。而守静的目的则是“归根复命”(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即是要想回归到生命的根源,就要入静;入静以后,生命就可以得到回复;生命得到回复以后,就能够体悟到宇宙的永恒法则。
在《道德经》出现350年后,即在距今2150年左右,由陕州隐者河上公注的《老子河上公章》对“静的功用”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在这本道家奉为宝典的书中说:“人乃天下之神物,而神物喜欢安静,所以不能用各种事物烦扰它;如果人能守住一个‘静’,就会像龙那样变化长久;若守不住静,则像老虎那样短寿”。
一百年后,另一部道家经典《太平经》又作了更进一层的神奇说明:人守“静”若久,则道自然显现,使人长生不死,与天地共存。
那么如何获得“静”呢?
《老君清静心经》说的很清楚:“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简单地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达,就会痛苦。道家又将“人性之欲”划分为六欲(眼、耳、鼻、舌、身、意)和三毒(贪、嗔、痴)。只有不断地遣除“三毒六欲”才能获得道家的最高境界“常清静”。获得“常清静”又有什么超神奇功效呢?就会与真道相合,也就是得道;得道后就会身腾羽化,名曰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