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服装行业的生死
夏华相不是普通的顾客,他是专门收库存的人,雅称“库存专家”。造访美邦仓库的几天前,夏华相经人介绍,和美邦做了一单生意,以平均每件7元的价格买走了7万件衣服,“从T恤衫到棉衣都有”。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不可思议的低价买走,夏华相解释说,这些服装多少有些瑕疵,“但在我们那里都还能卖。”夏华相原本对一批美邦正品的存货也很有兴趣,那批东西是2010年以前生产的。但在当天,双方在价格上谈不拢,美邦仓管人员的出价是吊牌价的0.7折,而夏的心理价位是0.5折。
对在广州做了十多年库存生意的夏华相来说,2012年差不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年景。
单单是上市公司这些行业排头兵就提供了极其充足的库存货源。按上市公司年中报,2012年上半年,国内42家公司的存货总量高达数百亿元,其中美邦服饰、森马服饰以及李宁位列三甲,存货量分别为17.53亿元、14.73亿元以及11.38亿元。42家公司中,存货量低于1亿元的只有4家。
随便哪一家的库存货全部拿出来,夏华相都消化不了。“我们收库存,几百万一单的占多数。他们会一批批放出来,我们也会一批批收。”另外,关键的问题是“价钱要合适。”
“我们一般都是和管仓库的人打交道。”夏华相不认识美邦的老板周成建,也不知道周成建因为库存问题曾经何其震怒。坊间传说,周成建在今年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大骂高管下属们“三蛋一不”(混蛋、王八蛋、瞎扯淡、不作为)。按美邦报表,公司上市后第一年(2009年)底的库存为9亿,而到2011年暴涨至25亿。按申银万国的报告,25亿存货中,2011年春夏款及更早的库存占了15亿,占美邦净资产(32亿)的近一半。对夏华相来说,美邦五六亿的2010年秋冬款及更早的款是他出手的对象。
对品牌公司来说,“吊牌价”在某种意义上是品牌尊严与荣誉所在,在美邦的仓库店里可以看到,哪些以几十上百元出售的风衣、大衣吊牌价往往在千元以上,这个价位虽然在服装行业中不算高,但其中起码也包含了美邦研发能力、管理以及专卖店里的服务。随便流失一项内涵,都意味着品牌的贬值。比如,在美邦的工厂店里,已经看不到专卖店里店员们那种热情的繁文缛节,走进工厂店的当口,一个工作人员对一个正在试穿大衣的顾客生气地说:“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这里的衣服不能试穿!”
夏华相也并非不认同品牌的价值,“现在我们收库存,基本上都要收名牌的。”只不过,品牌永恒,品牌货却不是,“他们不能拖太久,服装这个东西,两年以上的旧货是没人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