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查找“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更多相关内容
- 中查找“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禅定的境界
- ·下一篇文章:关于手工皂的那些五彩缤纷的颜色
定心的层次与禅定境界
佛陀禅定像
受想灭尽定(梵nirodha-samāpatti),略称“灭尽定”.“灭定”.“灭受想定”.“灭正受”.“灭尽三昧”,一般说唯有依佛法修行至阿那含果及大乘六地菩萨以上的圣者方能入此定。据《清净道论》及《瑜伽师地论》卷十二,证入灭尽定,须先入世间禅,一级级升进,至无所有处定或非想非非想处定,然后出定,深观空.无相.无我,停息六识及其所属心所的一切活动,停息末那识的俱生我执,故名“灭尽”。《成唯识论》卷四引佛经云:
住灭尽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而寿不灭,亦不离暖,根无变坏,识不离身。
这种定大概只有一与空性相应的第六识现量无分别心及阿赖耶识执持根身不死的作用,别无其它心识活动,与深度睡眠和四禅八定都不同。
从初禅起逐级升进,到证得灭尽定,凡历九级阶梯,称“九次第定”。证得九次第定的圣者反复练习,直到进退自如,能一摄心便很快由初禅一级级升进至灭尽定,从灭尽定一级级下降回初禅,有如狮子进退自如,称“狮子奋迅三昧”,又名“熏禅”,意谓反复练习而致。功夫更深,能超越九级阶梯直进直退,名“超越三昧”,又称“修禅”。《华严经·十地品》说,菩萨从第六地起能入灭尽定,第七地菩萨能念念入灭尽定,“亦念念起而不作证”,不住于灭尽定中“灰身灭智”,而从定中起心,发挥心性妙用,利乐众生。
由直接修观或参禅而悟实相,见到实相或心性之后,保任所见不乱不失,即是渐修.修定,这种定属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是渐进的进程,也可建立次第。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说,依观月轮而见心性的次第,为五种三昧:
1.刹那三昧,于刹那之间乃至短时间内观见满月之相,“譬如猕猴,身有所系,远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饥渴,须臾止住”。
2.微尘三昧,“谓于三昧少分相应,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于一时中,得一虚蜜到舌根,增胜欢喜,倍生踊跃,更求多蜜”。修习者初尝修定的甜头,得见实相之极少分,故名。
3.白缕三昧,谓凡夫的心自无始以来被无明烦恼所污染,黑暗不明,通过修定,“于多劫生死黑暗夜中,而今方得白净三昧,名之为缕”。喻如染黑布,于黑色中见一缕白线。
4.起伏三昧,定力未至纯熟,时进时退,起伏不定。
5.安住三昧,自如.恒久地安住于定中,“善能守护,不染诸尘”,定力与智慧不断增长,喻如有人在沙漠中跋涉,备受炎热焦渴之苦,其心渴乏,殆不能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及天酥陀等妙味食物,顿除热恼,身心泰然。于此定中远离障惑,发生菩提之芽,速登菩萨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