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主 页文章资讯代理分销合作频道品牌中心淘宝门市下载中心动画频道公司博客
当前位置:仙鹅公司百科园文章资讯美文欣赏网络文摘

气功纠偏方法21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5-06-17 16:32:46
 1.操作方法
 施术者先运气达中指指端,然后对准患者膝下三寸之“足三里”穴处,以外气施加点揉之法于该穴约三分钟左右,使之有酸.胀.麻感应,如有气感直达足下者为最佳;接着取油菜籽一枚(或用米粒.中药小丸粒也可),置于该穴位上,再用胶带固定即可,并嘱患者经常予以适度按摩之,按摩时应注意于该穴上,则效果更佳。
 2.病案举例
 例一:屠XX,女,54岁。患者曾练大雁功一年多,后又学练鹤翔庄气功。于半月前的一天,练完鹤翔庄气功后,又复练大雁功,当即感到头昏脑胀.恶心等,随接出现耳鸣.头脑滞重.失眠等一系列症状,知是练功出偏,先后请了两名气功师给予纠治,均无效果。后由人介绍前来我处请求纠治,经分析认为,其同时习练两种不同功法的气功,遂导致体内气机运行逆乱上冲,滞缠于巅顶之首,则出现头昏脑胀.耳鸣.心慌.失眠等症。为顺气降逆,遂施以上法,当即自感上首有气缓缓下达至足,头脑清新而愈。
 例二:任XX,男,38岁;患者自学气功,习“真气运行法”,半月后即感胸闷.心悸,起先症状较轻,后日渐加重,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如塞,夜卧则气冲胸部,只得垫高卧之,快走也气冲膻中等症状,其求治心切,精神紧张。来诊时,心率116次/分;血压130mmHg,分析认为,此系练功急于功成,用意不当,导致气机紊乱,上滞膻中而出现上述症状。为通利降逆,结合心理疏导,针对他精神十分紧张,对练功偏差的出现已产生恐惧心理,乃先告其偏差并不可怕,应保持镇定.安定之情绪,无意于此乃为上策,以及情绪对出偏者与纠偏的重要性和利弊关系,使此人在心理上先得以平衡,对偏差能坦然处之;后以“足三里”点穴加穴压法治之,二天后告愈。

 四.投石潭水纠偏法

 笔者是气功的受益者,每日总要把四个小时献给气功,已成惯例。在一次练功中,突然被鸭子猛叫而惊功,自觉丹田有无数气浪向四肢奔发,头昏脑张,心跳加速,胸部麻痛且闷,惊恐难言。经练“贯气法”,稍有好转,但仍胸闷头昏,呼吸隐然作痛,贪睡,厌食,甚感苦闷。为了纠偏,参考有关资料,归纳总法出一个纠偏方法,名为“石投潭水”纠偏法。笔者用以纠偏,获得良效。
 仰卧,两足分开同肩宽,足跟着床,双足尖分别向左右自然而分,命门穴须含空。枕头高低以舒适为度。双手伸直分置于大腿两旁。双目微闭,凝神守空,舌舔上腭,口微闭,面带笑容。意念全身腾空,似睡在云端,“甘露”似的薄雾从肢体各个部位渗透,象海绵一样轻软,如痴似醉,心无杂念,呼吸自然,精神愉快。3~5分钟后,意念从云端慢慢下降于万丈深渊之幽静潭水中,和潭水混为一体。全身宁静放松,有与世隔绝之感。静卧1~2分钟后行投石潭水法。其法是将右手五指并握成勾手,意想有一圆石在握,慢慢地以右手小臂带动握石之手抬起,肘尖着床,然后将“石”投入“潭水”之中,意想胀闷作痛之病气随石投潭水,象“水波”一样,自内向外扩散,以至消失。也可用意念“投石”施功,不用手配合,同样有效。呼吸:手握石时吸气,短而无意,投石时呼气,有意且长,以充分促使病气向外释放,如是用手投石,可用五指敲击一下不舒适的地方,手法宜轻;如用意念“投石”,则不要用手指去敲击。投石时不要放弃身躯与潭水混为一体的意念。这样反复“投石”约5分钟左右,用意念向丹田引一下气,然后用双手按摩胀闷作痛处片刻,即可收功。应用本功法纠偏,一般可在三.五日内获得症状缓解和消失的效果。从云端缓慢下降时,有时会出现动象,投石时自觉身体飘荡不定和似有寒气向外释放,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收功后自然会消失,不必顾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相关文章

如我不在线,请留言或打电话给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 xia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4,976.56000 毫秒
Powered by:NewAsp CMS Version 4.0.0 SP2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