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查找“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更多相关内容
- 中查找“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弟子规
- ·下一篇文章:女人气血不足如何调养
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的学说,开创了理学伦理道德思想体系。认为天即是“理”,把宇宙本体看做是道德的最高准则,即把道德论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上来看待,而所谓天理在宋儒看来只是“三纲”、“五常”一理而已,上下之分,尊卑之义,为理之根本。二程日,“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河南程氏遗书(卷5)》,见《二程集》)。政治伦理已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内容,鲜明地表现了中国哲学“闻道”的目标:不是认识对象达于真,而是认识道德理性止于善,求真为求善,致知为崇德,知识的追求只是为了道德理想的实现。学的基本含义在求“觉悟”,即打开心灵的混沌,焕发德行的潜力。荀子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集解·劝学篇》);张载认为,“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张载:《正蒙·神话篇》,见《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中国哲学家一向未尝以求知为务,而专以修身为本,把知识论纳入传统的伦理道德论中,并强调“躬行践履”,以实现理想人格。显然,中国哲学注重的是个体道德意志的实现和对现实政治伦理的维系。
中国哲学一开始就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的思维因素。古代唯物主义萌芽于原始宗教思想之中,《尚书·洪范》篇确实含有五行是构成万物的基本材料的思想,但还未讲五行是世界的本源。老子“道”论的提出和阐述,引发了人们对宇宙根本的哲学思维,把人们的思想从“上帝”神学的笼罩下解放出来,标志着先哲们在认识世界的历程中理性的觉醒;《管子》、《易传》、《荀子》、《韩非子》等均发挥了老子“道”论思想,并将其改造成为唯物论。《管子》中的思想源于老庄而又改造了老庄,把“道”解释为一种“精气”,以“气”作为万物的本源,表现了一种朴素的唯物论。《易传》把“道”体现于一阴一阳之中,认为阴阳二气的变化生成万物,在本体论的认识上走向了唯物主义。荀子是先秦时期最伟大的唯物论者,他不看重关于宇宙的玄想,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集解·天论篇》),其最高理想是“制天命而用之”,最后达到与天地的和谐。
先秦思想家在本体哲学和人生哲学上的唯物主义思想火花,被后来者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之一。东汉王充冲破谶纬神学的尘埃,以“形具而神生”的唯物论揭示了形体与精神的哲学真谛。晋代裴頠在玄学虚无论的氛围中,独举“以有为体”的唯物论旗帜。南朝时范缜面对深奥难懂的唯心主义佛教哲学,提出“形质神用”的观点,反驳了神不灭论,给佛教唯心论以沉重的打击。唐代刘禹锡总结历史上关于天人之辨的规律,认为天是“有形之大者”,而人是“动物之尤者”(刘禹锡:《刘禹锡集(第5卷)》,《论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1页),提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进一步发展了荀子的唯物思想。宋代以后中国哲学的理论思维达到了新的水平。张载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对佛教唯心论进行了批判,提出“凡有皆象,凡象皆气”(《正蒙·乾称篇》,见《张载集》)的唯物主义观点,建立了“气”一元论的理论体系,把有无虚实等都统一于“气”,也就是肯定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并把“理”看做是“气”运动变化的规律,这与程朱理学的唯心论是大相径庭的。南宋陈亮、叶适也反对程朱的“道在物先”,提倡“道在物中”、“理在事中”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明清之际王夫之则把张载的“气”一元论与辩证法思想发展到新的水平,建立了博大精深的唯物主义体系,其后顾炎武、戴震也批判了宋学,对张载唯物思想有所继承,给中国古代唯物论哲学划了一个虽未圆满但却有意义的句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