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主 页文章资讯代理分销合作频道品牌中心淘宝门市下载中心动画频道公司博客
当前位置:仙鹅公司百科园文章资讯传统文化传统荟萃

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5-13 21:07:12

宇宙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含义是指时间与空间,“上千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随着人类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和各类知识的逐渐积累,古代哲学家在对宇宙的起源、结构、变化和本质等问题的不断研究和认识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宇宙观。
在宇宙生成的问题上,较早形成的是“道”论和“阴阳”论。老子是第一个对宇宙本原进行哲学探索的思想家,他创立了“道”本论的宇宙学说,认为“道”是万物之母,生于天地之先。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道德经(上篇)》,第25章)。在老子看来,“道”是一个混朴状态的和谐体,在天地之前就已存在,它完满无缺,无声无形,周流不息地运转变动,循环往复,永不消失。它不仅在时序上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而且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总根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下篇) 》第40章)。“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而第一个把它作为宇宙本原看待的却是《易传》。《易传》中以乾元和坤元为宇宙万物生成之根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周易正义》),乾坤结合,万物萌生。阴阳统之于“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周易正义·系辞上》),天地未分之前是“太极”,由“太极”而分化出“两仪”即阴阳,而阴阳的相互变异,则是宇宙变化的根源。《易传》于“太极”所讲极少,而于阴阳所说较多,“乾坤其易之緼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周易正义·系辞上》)。乾坤本身即蕴含着易道,易道体现于阴阳之中,“一阴一阳之为道”,无阴阳即无变化,阴阳变化万物,化生不穷。《易传》的阴阳生成论思想,是吸引了老子的“道”本论思想,但又与其有很大的不同;老子“道”本论侧重于“道”生万物,《易传》侧重于由阴阳的变化而生万物的思想;《老子》的“道”生万物,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之上的抽象观念,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易传》谓“道”是一阴一阳,置其于阴阳未分的统一体“太极”之后,表现了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Tags:传统文化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如我不在线,请留言或打电话给我!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opyright © 2010-2020 xian-e.cn.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37,437.50000 毫秒
Powered by:NewAsp CMS Version 4.0.0 SP2
填写您的邮件地址,订阅我们的精彩内容: